时代健康周刊

热门搜索:
您的位置: 时代健康周刊 > 新闻 > 国内 > > 正文

阿尔兹海默症早期症状:几个隐匿的认知衰退迹象

他曾是家中的支柱,记得每个生日纪念日,扛起全家的生计。可如今,他站在住了三十年的小区门口茫然四顾,望着最疼爱的孙女却迟疑着叫不出名字阿尔兹海默病(AD)像一场无声的...

他曾是家中的支柱,记得每个生日纪念日,扛起全家的生计。可如今,他站在住了三十年的小区门口茫然四顾,望着最疼爱的孙女却迟疑着叫不出名字……阿尔兹海默病(AD)像一场无声的海啸,正悄然吞噬着数百万中国老人的记忆与尊严。

警惕!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“老糊涂”

据《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》显示,我国痴呆患者已超1700万,占全球近三分之一。其中阿尔兹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类型,85岁以上老人患病率高达30%。值得警惕的是,在明显的健忘、迷路等症状出现前10-20年,患者大脑已开始发生病理改变。若能识别以下早期信号,将为干预赢得宝贵时间:

1.  近期记忆“断片”

刚放下的钥匙转身就忘,反复询问同一件事,却对多年前的经历记忆清晰。这不是普通健忘,而是大脑储存新信息的能力受损。

2.  计划能力“卡壳”

原来擅长的家常菜做得步骤混乱,每月按时缴纳的水电费开始遗忘。简单规划变得困难重重,提示执行功能下降。

3.  语言表达“打结”

对话中突然停顿,用“那个东西”替代具体名称,或重复简单的词汇。语言流畅性降低是早期典型预警。

4.  时空定位“偏差”

在熟悉街道突然迷失方向,记不清今天是几月几日,甚至分不清季节更替。空间感知与时间概念出现混淆需高度重视。

早期诊断破局:捕捉大脑的“隐形病变”

医学界已明确,β-淀粉样蛋白(Aβ) 在大脑异常沉积是阿尔兹海默病的核心病理标志,早于临床症状15~20年即开始积累。过去因缺乏检测手段,患者往往错过干预黄金期。如今,淀粉样蛋白PET显像(Aβ-PET) 技术的突破,让“看见”早期病变成为可能。

2023年9月,我国近20年来首个Aβ-PET显像剂氟[18F]贝他苯注射液(欧韦宁®) 获批上市。这项被称为 “活体金标准” 的技术,能精准可视化大脑中的Aβ斑块,为医生提供关键诊断依据。目前该技术已在宣武医院、中日友好医院、山东省立医院、广医二院等全国50余家医院应用,推动我国阿尔兹海默病进入精准早诊时代。

阿尔兹海默病虽无法根治,但早发现、早干预可显著延缓病情。当父亲开始频繁“忘事”、表达迟疑,请别简单归因于“老了”。带他进行一次专业认知评估,用科学守护那份沉甸甸的父爱——因为记得,才是对亲情最深的告白。

行业相关

广告也精彩